自力式压力调节阀在选型的时候要注意的问题
发布时间:2019-10-14 03:26:23 浏览量:759 【返回上一页】
自力式压力调节阀应注意调节精度,压差和介质粘度。主要注意事项如下:
调整精度
自调节阀是由机械方法组成的纯比例调节系统,因此控制结果不可避免地会有静差。
调整精度通常为5到10。适用于对质量要求不高的场合。
允许压差
由于自调节阀不驱动能量,因此它仅依赖于介质本身的能量(压力阀依赖于介质压力,液位阀依赖于介质。
球等的浮力,不可能像传统的调节阀那样通过增加空气供应的压力来增加压差。结果,允许压差正常,控制阀小,并且直径也受到限制。
介质粘度
根据自力式调压阀的原理和结构特点,介质粘度过高,可能引起压力管堵塞并影响隔膜。
性行为导致阀内的压力平衡元件无法正常工作。特别是,凝固点较高的介质的固化也会导致波纹管在关闭后无法正常工作。因此,高粘度介质不适用于自力式压力调节阀,而隔膜调节阀则适用。
工作介质的阀前压力P1经过阀芯,在阀座之后节流,成为阀后压力P2。 P2通过控制线输入到执行器的下部腔室,并作用在顶板上。产生的力与弹簧的反作用力平衡,该反作用力确定阀芯和阀座的相对位置,并控制阀后方的压力。当阀后压力P2增大时,作用在P2顶板上的力也增大。此时,顶板的力大于弹簧的反作用力,因此将阀芯转到阀座的位置,直到顶板的力与弹簧的反作用力平衡为止。此时,阀芯的流通面积和阀座减小,流阻增加,因此P2降低到设定值。类似地,当降低阀后压力P2时,作用方向与上述相反,这是自操作(阀后)压力调节阀的工作原理。这种阀门通常应水平安装在管道中。当需要更改阀后压力P2的设定值时,可以调节调节螺母。
自力式调压阀工作原理:阀前压力控制
工作介质的阀前压力P1经过阀芯,在阀座之后节流,成为阀后压力P2。同时,P1通过控制线输入致动器的上腔,并作用在顶板上。产生的力与弹簧的反作用力平衡,弹簧的反作用力确定阀芯和阀座的相对位置,并控制阀前的压力。随着阀前压力P1的增加,P1作用在顶板上的力也会增加。此时,顶板的力大于弹簧的反作用力,因此阀芯离开阀座,直到顶板的力与弹簧的反作用力平衡为止。此时,阀芯的流通面积和阀座增加,流通阻力变小,P1降低到设定值。类似地,当降低阀前压力P1时,作用方向与上述相反,这是自操作(阀前)压力调节阀的工作原理。
自力式压力调节阀的电动液压比例闸阀。使用比例电磁铁代替直接作用式水力调节阀来调节指针,从而形成直接作用式比例闸门。比例电磁体2的推杆3将推力与电信号一起施加到压力调节夯锤4上。强度的改变,自力式压力调节阀可以改变压力调节弹簧的压缩盆。该阀可以远程控制抽出的机油压力或实现多级压力调节。直接作用式比例灌洗阀用作先导阀,以匹配压力阀的主读数。可以形成先导式比例补水阀,比例镗孔和比例减压阀。
上一篇:延长自力式压力调节阀寿命的方法
下一篇:自力式压力调节阀的安装过程